5名檢察系統代表與中外記者交流——
本報記者??倪??弋
2025年07月30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7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名檢察系統代表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見”與中外記者交流。
為人民司法,就是要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通過精准監督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與力量。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司法辦案從來都不是對法條的機械執行,而是充滿溫情的民生守護。”山東省滕州市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劉玲的這番話,道出她23年先后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等多崗位工作,累計辦理各類案件2000余件的堅守。
“我們辦理的每一個案件,背后都承載著群眾的急難愁盼。每一個案件,都連著民心。”劉玲分享了一個讓她至今難忘的場景:通過依法抗訴,劉玲曾幫助一位67歲老人拿到拖欠已久的12萬元,老人深深向她鞠了一躬說:“法律確實管用!”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劉玲和同事對勞動爭議、民間借貸等常發案件,建立“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快速辦理,讓司法救濟更可及﹔案件判決后,通過“支持起訴+執行監督”全流程機制跟進監督,幫助追回欠薪。近3年,滕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支持了84名農民工起訴維權,追回欠薪190余萬元。
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張曉波連續18年扎根基層,辦理1500多件刑事案件。張曉波說:“每一件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對當事人來講都是‘天大的事’,需要我們盡‘天大的責’。”
張曉波與專案組在辦理一起涉及300余名群眾的非法集資案過程中,犯罪嫌疑人開發的樓盤資金斷鏈、工程停擺,3000余萬元群眾集資款沒有著落。張曉波和辦案人員沒有簡單起訴結案,而是積極說服犯罪嫌疑人主動配合,與當地政府緊密協作,最終成功盤活樓盤,為大家追回了血汗錢。
對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堅決依法懲處。去年辦理的一起案件中,他循線深挖,從最初一起銷售1000余斤“假大豆種子”的“小案”,挖出一起跨省銷售35噸“假大豆種子”的“大案”。
“讓檢察司法的陽光照耀每一個角落,用檢察司法的力度守護好每一份民心。”張曉波道出作為一名檢察官的職責擔當。
為法治擔當,離不開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讓人民群眾更好地感受到公平正義。
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吳雅芳從檢25年來,一直在一線辦案崗位工作,辦理了涉黑涉惡、跨境電信詐騙、殘疾人權益保障等各類刑事案件1200多件。她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各項實事做到群眾家門口、辦到群眾心坎裡,千方百計化解矛盾,努力做到“案結事了”。
在辦理的一起因鄰裡糾紛引發的輕傷害案件中,吳雅芳留意到嫌疑人言語偏激、情緒急躁,比較反常。經鑒定,嫌疑人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其丈夫生病失業、家裡還有2個未成年的孩子和年邁的公婆,一家人全靠她打零工維持生活。
吳雅芳運用多部門會商機制,幫助她進行治療、申請殘疾人補助,協調社區進行調解……最終,嫌疑人病情得到控制,通過就業幫扶找到穩定工作,賠償被害人損失,矛盾得到化解。“只要恪守司法公正、將心比心竭盡全力守護人民的利益,就能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深入人心。”吳雅芳說。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地處滇西高原,作為一名“護苗人”,雲縣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楊莎莎針對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開展司法保護工作。她介紹,雲縣檢察院於2018年創建“滄江明珠”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訴訟監督、犯罪預防、教育挽救等啟動一體化辦理程序,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分級干預,做到精准幫教。
“在未檢工作中更需要准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穿透表象才能更好守護公平正義。我們不止於審查表面証據,而是深挖家庭監護缺失、校園管理漏洞等根源問題。”楊莎莎說,對涉罪未成年人,不是簡單“一訴了之”,而是結合民族文化背景設計幫教方案,例如邀請村寨長者參與“火塘邊的聽証會”,將傳統互助轉化為幫教矯治,“法理情的有機統一,才能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
公益訴訟檢察從2015年7月試點,已走過了10年的探索和發展歷程。10年間,作為第一批從事公益訴訟的檢察官,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湯恆明幾乎跑遍了轄區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不僅辦理了最高檢、公安部挂牌督辦的李某等人跨省傾倒固廢污染長江生態環境等“大案”,也辦理了諸如施工揚塵、餐飲油煙、噪聲污染、窨井蓋破損等群眾身邊的“小案”,解決了群眾身邊的“揪心事”“煩心事”。
“在一個個案件辦理中,我切身感受到公益訴訟檢察的重要價值。”湯恆明說,隨著公益訴訟法律規范的完善,辦案理念進一步轉變,辦案能力得到提升,讓監督更有底氣了﹔公益訴訟檢察不斷發展,行政機關對公益訴訟更加認同了,守護公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通過一個個案件辦理,一個個問題得以解決,人民群眾對公益訴訟檢察更加信任了,“這份信任,比什麼都金貴,激勵著我們以檢察擔當守護公益之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0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